模態參數識別是試驗方法建模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模態參數識別就是采用 實測數據通過某種誤差準則極小的優化算法,確定結構系統的模態參數,其中包 括模態固有頻率、模態阻尼比、模態質量、模態剛度及振型等。目前常用的模態 參數識別算法分為頻域法、時域法及時一一頻域法三大類
以上的方法中,大多是用每個測點所得的頻響函數測試值,單獨進行曲線擬 合,而后,得到各階模態頻率、阻尼、留數的估值。不同測點同階模態參數理論 上應該是相同的。但是由于模型和測量都存在誤差,因此,不同測點所識別的模 態參數往往并不完全相同,特別是阻尼和留數的估值比固有頻率更難確定,并且 留數和阻尼估值又是相關的,阻尼有較大誤差,勢必導致留數估值有較大誤差。
測試點所測得的信息要求有盡可能高的信噪比,因此,測試點不應該靠近節 點。注意到實際上使用的一般都是加速度傳感器。實際測得的都是加速度信號、 因此在******測試點的位置,其平均驅動自由度加速度的值應該較大。確定******測 試點的方法通常用 El (Effective Independence)法[48]。
為驗證這一特性,把加速度計分別擺放在工作臺、立柱、主軸箱、床身然后 用力錘敲擊主軸,測量各點響應信號,然后兩點交換后觀察,利用B&K3660C Pulse LAN-XI動態數據采集系統的對采集到的頻響函數進行分析[51][52],若頻率、相位 一致即說明該立式加工中心可以近似被認為是一線性系統。具有互異性。如下是 其中一測點的數據:
本章先簡單介紹了對VMC1060立式加工中心進行試驗模態分析所需的儀器 設備,以及試驗過程中的相關傳遞函數測試。通過模態分析軟件對傳遞函數進行 曲線擬合,識別得到機床整機的試驗模態參數。最后對機床的薄弱環節進行了簡 單分析,并提出了初步的修改意見。
本論文對對VMC1060立式加工中心整機進行了試驗分析。并在試驗基礎上 對其結構動態特性進行了分析,找出了該機床結構所存在的薄弱模態和薄弱環節。 全文的研究的工作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隨著市場經濟地快速發展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地不斷加深,市場對于裝備制造 業產品提出了性能更好、能耗更少、人機界面更高等一系列要求,作為裝備制造業的“工 作母機”一精工機床,其精度、功能、可靠性水平直接決定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水平[1]。 長期以來,我國一直是精工機床制造大國[2]、消費大國,卻不是制造強國[3]。國內精工 機床市場,尤其中高端市場長期被國外品牌所占領[4][5],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國產精工機 床產品的可靠性水平差[6][7]。
龍門移動精工加工中心移動橫梁由其下方的兩個電磁懸浮系統共同懸浮,電磁懸 浮系統的控制精度決定了橫梁的懸浮精度和加工部件的精度。橫梁兩側和上方都設置 有導向單元,從而實現懸浮橫梁水平方向的移動。導向水平方向運動單元與豎直方向 懸浮單元都是采用吸引型電磁懸浮系統。由于懸浮橫梁由兩個電磁懸浮系統共同懸 浮,因此兩個電磁懸浮系統需要保持很好的協調同步運行才能保證懸浮橫梁水平方向 具有較高的精度[24]。
機床動態特性的試驗研究包括[13][2°][21]:動態測試、模態分析、確定薄弱環節 以及切削試驗等,根據需要采取相應措施用以實現結構動態特性優化,是理論分 析和動態試驗密切結合的過程。機床動態特性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少數低階模態, 只要能精確地測試和識別出這些模態的參數,就可較精確地反映機床結構的動態 特性。試驗模態分析技術通過對結構進行動態試驗,識別結構的模態參數,建立 模態模型,用圖形顯示結構振動形態,根據結構的實際使用情況,找出薄弱的環 節,為結構動力修改提供可靠的信息。其分析結果主要依賴于實際的測試數據和 分析手段選擇的合理性。
隨著測試儀器、計算機技術、軟件技術的飛速發展,動態試驗中,功能強大 的以計算機為主體的試驗分析系統逐步取代了依賴于專用信號分析儀的傳統的試 驗分析系統,且功能更強大、靈活。為以計算機為主體結構的模態特性試驗分析 系統硬件,如圖3.2所示,主要有以下三個分系統組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左贡县|
大理市|
元阳县|
西林县|
建阳市|
泸水县|
安吉县|
崇义县|
无极县|
昌宁县|
吴江市|
醴陵市|
六枝特区|
垣曲县|
宜黄县|
渑池县|
廉江市|
抚远县|
湖口县|
靖西县|
芜湖县|
元江|
安宁市|
阳信县|
商水县|
庆云县|
闽清县|
临安市|
新昌县|
周至县|
隆昌县|
吉水县|
乳源|
大渡口区|
平南县|
石门县|
绥棱县|
洛扎县|
古田县|
武安市|
大足县|